鬥魚直播伴侶讀彈幕試聽不了(鬥魚直播伴侶信息中心卡住了)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鬥魚直播伴侶讀彈幕試聽不了,以及鬥魚直播伴侶信息中心卡住了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看完《小舍得》,不妨問下這7個可以涵蓋所有親子困境的問題

隨著《小舍得》這部電視劇的熱播,國產生活劇里最常見的“原生家庭”和媽媽們的“望子成龍”再次被推到話題的風口上。

追劇時發條彈幕很容易,但認清“教育軍備競賽”的本質,平衡管教孩子與滿足孩子需求這兩者的關係卻並不是人人都能輕鬆應對。

書評君近來從《理解孩子的語言》這本書里,看到了作者提煉的7個幾乎可以涵蓋所有親子困境的問題。如果在親子關係中我們可以用這7個問題多問問自己,或許許多事情就不會走向更糟糕。

以下內容出自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傢教書《理解孩子的語言》,經出版社授權刊發,內容有刪減。

原作者 | [法]伊莎貝拉·費利奧沙

摘編 | 申嬋

《理解孩子的語言》,[法]伊莎貝拉·費利奧沙 著,黃君艷 譯,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年3月

01

他有過什麽經歷

壹個孩子就是壹個人。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幻想和自己的精神追求。父母麵對壹個孩子——壹個猶如花瓣般柔弱敏感的孩子——和他那無窮無盡的情感需求時,有可能黔驢技窮。

孩子的大腦還處於逐漸成熟的過程中,他還未擁有強有力的精神武器來控制自己。因為太小,他並不知道怎樣假設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不懂得如何進行邏輯推理;不知道怎樣從自己的想法中抽離。他會停留在當時境況中,按照自己的邏輯思考問題,以自我為中心,壹意孤行。孩子的這種思維方式被稱為“前邏輯思維”。

孩子不懂得對事情進行全盤的綜合考慮,也不知道要將事情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序。他不會深思熟慮,壹旦有了情緒反應,就會立即受到情緒控制而無法逃脫。他很容易受到情感問題的幹擾,所以需要我們成年人來幫助他找到出路。

從另壹方麵來說,孩子傾向於賦予自己所經歷的壹切壹定的意義,這是天性使然。他會利用身邊壹切可用的資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此外,他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整合和詮釋自己所感知的壹切,其依據就是自己擁有的那壹點點信息,而這些信息往往是殘缺不全甚至是扭曲變形的。因此在父母看來,孩子的情緒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孩子通過自己的眼睛來觀察世界。我們要小心,不要對他的舉動妄下結論。首先,我們需要傾聽他的心聲。我們要努力弄清楚他經歷了什麽,他如何建立物體之間的聯係,我們要明白他的感受,了解他心里在想些什麽。

孩子害怕蝸牛?蝸牛在他心里是否代表了其他什麽東西?

我的壹位客戶索菲在壹次培訓課程中學會了傾聽孩子心聲的方法,後來向我轉述了她和小兒子艾蒂安的壹次交流。

艾蒂安手中的氣球爆炸了,於是他大哭起來。索菲根據自己所學的方法,沒有立即安慰他,說諸如“這沒什麽大不了的,我再給妳買壹個”之類的話,而是彎下腰來問他:“妳覺得,這個氣球是什麽?”

艾蒂安萬分驚訝,擡頭望著索菲,哭著說出了心里話:“都沒有了!爺爺上個星期去世了。”

我們成年人會認為,破了壹個氣球不至於這麽傷心!我們會盡力淡化事情的嚴重性,對牠輕描淡寫,就像我們常常做的那樣,根本不做更多思考。索菲差點兒與如此巨大的悲痛擦肩而過。

當然,並不是所有孩子在氣球爆炸後哭泣的原因都是不久前爺爺去世了。我們應該懂得如何去探求深層次的原因。父母看到的隻是壹個氣球,想到的隻是這個氣球不值幾個錢。可是,孩子手中的氣球突然爆炸了,剩下的隻是手里捏著的壹小塊橡膠皮!這種變化足以讓孩子目瞪口呆!這種變化還會讓孩子認為是自己用力過猛造成的,並且可能會讓他產生壹種罪惡感,尤其當父母還加上“妳看看,我不是跟妳說了要小心嘛!”之類的話時。

我們雖然猜不出孩子的腦子里究竟在想些什麽,但可以做到不忽視孩子的感受。要知道,我們錯過的任何壹個覺得無關緊要的細節,在孩子的眼里都可能重要無比。

要讓他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有機會通過哭泣、喊叫、顫抖的方式來發泄內心的情感,而不是想著讓他安靜下來。哭泣、喊叫、顫抖都是表達痛苦、緩解壓力和重新獲得內在力量的方式,這樣我們才有機會知道他真正的想法。

02

他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麽

在那些父母稱為“無理取鬧”的行為背後,有孩子奇怪的、不得體的、極端的或者僅僅是與平常不壹樣的行為,隱藏著我們應該仔細觀察的情緒。我們要設法明白他的需求,因為他壹定在傳達著某種信息。

如果孩子不願意上學,壹定有原因。也許是因為他的某位同學不理他了,也許是因為他害怕老師要他交作業,也許是因為他不想穿著那條滑稽的運動短褲出現在同學們麵前,也許是因為他聽不懂老師講課,或者很簡單,他厭煩上學了……他需要妳,需要妳的傾聽和關註他的情感。

任何看似誇張的行為(尤其是當牠經常發生時)都可能具有攻擊性或者極端消極,也可能表現為對母親非常依戀,過度嫉妒別人、無法集中註意力或者經常與父母對著幹……所有這些都是有原因的——要麽是因為孩子的某種情緒沒有得到釋放,要麽是因為孩子的某種需求被掩蓋了。

不要問壹個孩子做這樣或那樣的事情到底是“為什麽”,因為他往往不知道原因,他的某些行為的深層動機極有可能是無意識的。如果妳非要問他為什麽,那麽他可能會認為自己必須為此找到壹個答案,於是給妳壹個看似無懈可擊的答案。但這個答案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真實的。

父母隨隨便便地把孩子的哭喊定義為“無理取鬧”或“演戲”,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解讀孩子哭喊的行為。父母認為“他總是在這個時候哭鬧”“他就是這樣,真不懂事”等,這些處理方式都會讓孩子關上自己的心扉。

反復發作的耳炎、濕疹、過敏、不肯吃飯、尿床等症狀以及之後出現的學習障礙和攻擊他人的行為,都在傳達壹些信息。孩子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發育的最佳時機,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以獲得最終的理解。

這麽說,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所有行為都隱含著某種特定的意義。不要緊張,不用事事都去解讀,也不要每時每刻都去探尋孩子每種行為背後所隱含的意義。要小心過猶不及。

怎麽才能透過孩子的態度、疾病、突發狀況以及學習障礙等領悟到他到底要說什麽呢?——請仔細傾聽。如果孩子的某種行為反復出現或經過治療後某種症狀或行為仍然持續,那妳應該可以確定,這其中壹定有什麽信息是妳沒有捕捉到的。

不要因為沒有理解孩子傳達的信息而讓自己產生挫敗感。衹要問題沒有解決,牠就會不斷重復,而且問題的緊張程度不同,出現的形式也多種多樣。

假如孩子的某種行為讓妳感到驚訝、焦慮不安、心生疑問,假如孩子的情緒在妳看來不合常理,假如孩子總是與妳作對或總有這樣那樣的症狀,在這些行為或症狀真正變得令妳驚慌失措之前,請妳問自己這個問題:他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麽?

電視劇《小舍得》(2021)劇照。

03

我想向他傳達什麽信息

要當心,不要把任何行為都當作孩子潛意識里要傳達的信息!在墻上寫字,在妳的日程安排表上塗顏色,為了做壹件婚紗而將窗簾剪成很多條,或者在臥室的新地毯上畫壹個足球場,這些不壹定都有特定的含義,因為牠們都是非常原始和自然的探索行為。有時孩子會毀壞傢里的地麵和父母的財物,但這不壹定是他的本意。這與孩子的年齡有關。

妳3歲的女兒有沒有拿剪刀剪斷妳的項鏈?妳8歲的女兒也這樣做過嗎?很顯然,這兩件事的意義是不壹樣的。3歲的孩子想試試新剪刀能剪什麽東西,她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這樣的行為壹旦發生便不可逆轉,而且她覺得這樣做沒關係,反正“爸爸能修好”。而8歲的孩子這樣做就很可能是壹種懲罰性的行為。她可能是在表達自己的憤怒,這種憤怒可能指向妳、妳的伴侶、她的兄弟姐妹或者老師。

不過,如果她剪壞了窗簾卻裁出壹條長裙,那妳可千萬不要扼殺她那將要迸發出來的天賦!她很可能是未來的時裝大師!

我們麵對孩子作品的反應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妳很有創造力!妳的想法非常奇特!我得幫妳找壹塊合適的材料讓妳自由發揮才好。”還是說:“妳瘋了!弄得到處亂七八糟的!”妳希望通過妳的屢次教導讓孩子懂得愛惜物品?那妳首先要尊重他表達自我的需要。

孩子有母親和父親,所以從理論上來說,他有兩次接受正麵信息的機會。但可惜的是,父母往往決定達成壹致意見,壹條心對孩子進行最殘酷的鎮壓。很多父母認為應該在孩子麵前形成“統壹戰線”。“戰線”?用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努力計劃如何與孩子對抗,和孩子較量誰強誰弱了。

孩子並不想在父母之間尋找漏洞並加以利用,他期望的是,當父母中的壹方傳遞給他負麵信息時,另壹方能夠進行彌補。孩子知道哪壹方是公正的,哪壹方不是。如果父母中的壹方習慣放棄自己的價值觀來聽從另壹方的意見,在孩子麵前就會表現出很多言行不壹致的地方。

父母所有的行為,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行為,還包括在任何情況下針對他人的行為,都在向孩子傳遞某種信息。

看看妳的生活和妳的生活方式。妳希望用什麽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妳會不會撒謊,掩蓋或歪曲事實來為自己開脫?妳有沒有遵紀守法?讓我們說得更寬泛壹些。妳在生活中表露出來的快樂、愛和幸福多嗎?妳所在的公司、從事的職業、妳的婚姻,對妳來說合適嗎?對於工作、自由、生活、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愛,妳的態度向孩子傳遞了什麽樣的信息?

04

我為什麽要對孩子說這些話

“瑪戈,阿德里安,咱們走!”我站在車邊,孩子們在路邊撿栗子。他們就好像沒聽到我說話似的,還在繼續尋覓著。

我內心開始湧動壹股煩躁感,然後我問自己:“鬼知道我要他們立刻上車到底是為了什麽。”是因為我自己這麽決定的嗎?我做這個決定有什麽理由?今天是周末,我壹個人陪著他們,我決定為他們貢獻屬於自己的完美壹天。現在是中午,不錯,可是他們似乎並不餓,那我為什麽要這麽匆忙呢?讓他們在這里撿栗子或者坐旋轉木馬,對他們來說有什麽不壹樣嗎?為什麽就不能讓他們在這里盡情玩耍呢?況且,這不花分文啊!最後,我們在那裏待了20多分鐘,撿到了不少又圓又大、看起來很漂亮的栗子。

我相信,妳肯定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對此,我們的反應往往都是機械的,所以我們最好對自己提這個問題:“孩子提要求時,我回答是或否究竟是因為什麽?是什麽決定了我的態度?”

當瑪戈第壹次要求在飯前吃冰激淩時,我聽到自己的回答是:“不行,冰激淩是甜點,要在飯後吃。”這個答案出現得如此自然,讓我自己都感到害怕。我問自己:“我為什麽這麽說?”

我理性地思考這個問題,想到了營養學。然後想到了胃的工作方式——糖分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為消化做準備。我們在飯後吃甜點,那是因為我們其實還想吃東西,可是又不餓,於是為了再往嘴里填點兒東西而欺騙我們的內臟器官。這是壹種社會習俗,而大多數人都有這個讓自己很愜意的習慣。但是,思考過後,我的結論是這種習俗並不合理。因此,我把冰激淩給了女兒,後來她也非常聽話地吃完了飯。

從那以後,她會時不時地在吃正餐之前吃點兒水果、冰激淩或蛋糕,但後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少,因為她慢慢長大了,就會很自然地和周圍的人保持同樣的飲食習慣。

父母在同意了孩子提出的與平時不太壹樣的要求之後,經常會擔心他以後也會這樣“無理取鬧”。其實,衹有當父母大張旗鼓地和孩子較量時,孩子才會無理取鬧。

妳的行為是由妳的教育背景還是由連妳自己都不知道怎麽產生的條件反射來決定的呢?妳是覺得問題顯而易見、無須多想,還是經過了理性思考呢?我在這里說的理性思考,不是指妳的父母或醫生的已有成見,而是妳自己對真實可靠信息進行的思考、推理和判斷。

壹位媽媽曾經對我說,為了讓兒子同意每天喝酸奶,她得使出渾身解數與他鬥智鬥勇。受到廣告的誤導,她堅定地認為酸奶好,酸奶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他必須每天吃奶制品!食品業的廣告宣傳如此聲勢浩大,以至於她無法理解自己兒子的抵制行為。但是實際上,她所認為的健康食品其實並不像她想象得那麽好!

電視劇《陪妳壹起長大》(2021)劇照。

05

我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有沖突嗎

我們希望孩子不會因為壹點兒“芝麻小事”而哭鬧,希望孩子更合作壹些,希望他能開開心心地自己上床睡覺,希望他能夠自己整理房間,希望他又安靜又乖巧,希望他不要尖叫著到處亂跑……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不是孩子!

問題是,孩子就是孩子!當他把所有玩具都陳列出來,當他在地磚上赤腳走來走去時,當他大清早醒來為的就是玩時,他扮演的正是孩子的角色。如果孩子時時刻刻都像個迷妳型的成年人舉止得體,我們不會感覺到有些不自在嗎?

可以肯定地說,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是完全相悖的。大部分父母都喜歡傢里幹凈整齊,希望孩子說話有分寸,希望自己能夠享受寧靜的時光或睡個懶覺。可是絕大多數孩子在壹片亂糟糟的環境里泰然自若,而且非常喜歡大喊大叫。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沖突會讓親子關係變得錯綜復雜起來。如果我們沒有考慮到父母和孩子需求之間的錯位,親子間的較量就很可能升級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在壹場較量中,有人獲勝,有人失敗,在親子關係中,這種較量隻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後果。

做父母是壹項全職工作,需要24小時守候在孩子身邊。壹些父母要外出工作,回傢後依然要擔負起父母的責任。在辦公室我們被人肯定和尊重,我們身處成人的世界里,那裏沒有喊叫聲,沒有哭泣聲,我們可以稍微喘口氣。在工作中,我們往往能了解自己的能力,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而全職媽媽就沒有這樣的空間讓自己暫時躲避並重獲生命的能量。

如果我們不認同自己的需求,對自身的成長歷程感到失望,那麽我們很可能無法順利地給予孩子所需求的東西。因此,父母的職責就在於理解和認同自己的需求。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理所當然要將他的需求放在首位,但等孩子長大壹些後,就要和他商量!最好讓孩子知道,至少他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是同時存在的。

相比“閉嘴,妳真讓人受不了!”而言,“我想安安靜靜地吃飯,妳怎麽做才能讓我好好享受我的晚餐時間呢?”這種說法會更有效。

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整日奔波,而要好好休整,重獲生命本有的力量,這樣才有精力和伴侶壹起平等地分配父母應該履行的職責,才不會埋下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怨恨的種子,才能在伴侶無法履行應盡的職責時(有時對方的確有外面應酬,有時對方不願履行職責而直接拒絕,有時則是對方有離婚的想法)承認自己內心的挫敗感和憤怒的情緒。

假如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那麽我們最有可能做的舉動就是把這種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就讓孩子承擔了原本與他無關的壓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感到擔憂和困擾,但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最迫切和最渴望的需求並非源於眼前的生活。那些最難掌控的需求往往可以追溯到我們的童年時代。那些需求不僅在我們的童年時代沒有得到滿足,而且通常不被認為是必須滿足的,所以牠壹直處於缺失狀態。這樣未得到滿足的需求哪怕衹有很少壹點兒,都會和我們孩子的需求想抵觸,讓我們無法察覺和理解孩子的需求,也讓我們無法采取恰當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需求。

嬰兒不能自己滿足自己的需求,如果撫養嬰兒的成年人沈溺於童年時期的痛苦而不能回應他的需求,那麽嬰兒必定處於極度的慌亂中。為了維持生存,被人接受,他學會了即使沒人看管也不哭,當他觀察到自己的行為讓媽媽擔心時,他會壓抑自己的需求,變得非常“乖”,讓父母為自己感到自豪。

對於此,沒有壹本書,也沒有壹位專家能夠給出壹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每個孩子都是區別於地球上其他任何壹個孩子的人,他的需求還會不斷發生變化。所以我們永遠都要根據變化進行調整,可如果我們忘記了自己有過童年,就不那麽容易做到這壹點。

06

對我來說,什麽才是最珍貴的

兩歲的貝亞在十分難過地大哭,因為他沒有拿穩杯子,把牠給打碎了,而他的媽媽剛剛朝他大吼了壹番。可是貝亞不是故意的!

父母對孩子的此類行為最為普遍的反應是:就像要投入戰鬥似的兇神惡煞般地對待孩子,暴跳如雷。似乎我們把花兒、客廳的沙發或祖輩留下的花瓶看得比孩子還重要。

“對我來說,什麽才是最珍貴的?”這是我們在對孩子采取行動前要問自己的第壹個問題。如果我的回答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我婆婆會怎麽看我,廚房里的東西是否完好無損,還有我自己能否得到壹份安寧”,那麽我就會盡力保全自己作為好主婦的形象,或者盡力不讓自己被打擾。而孩子壹定能感覺到我潛意識里的想法!對他來說,我的行為比語言更有意義!

如果妳因為孩子打碎杯子、弄臟襯衣而氣勢洶洶地羞辱他、傷害他,那麽他就會認為杯子或襯衣比他更重要,而在另壹個場合或時間,妳又對他輕言細語地說“我愛妳,我的小可愛”,他會將妳的行為所傳達的信息理解為“我衹有表現完美,衹有當我不是我自己的時候,媽媽才會愛我”。

07

我的目標是什麽

壹般來說,道路沒有好壞之分,差別在於有些道路引領我到達目的地,而有些道路帶我偏離目的地。如果我的目的地是西班牙而不是德國,那麽我要走的道路肯定不同。不過,有些道路多少會更直接、更便捷壹些。

讓孩子自己選擇早上想穿的衣服是“好”還是“壞”?

同意孩子的要求是“好”還是“壞”?

讓孩子哭是“好”還是“壞”?

讓孩子8點上床睡覺是“好”還是“壞”?

事實上,這些做法既不好也不壞,某壹天妳可能覺得某些做法是對的,而另壹天妳可能就覺得不對,這都取決於孩子的發展狀況、他有什麽需求以及妳有什麽目標。在親子關係中,與其聽從外界給予的這樣“好”、那樣“不好”的建議,父母倒不如先了解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裏:“在和孩子的關係中,我要達到什麽目標?”

我們的每種行為背後都有目標,牠多多少少都能被我們意識到。但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我們的實際行動和我們有意識的目標背道而馳。

我們的目標決定了我們的行動,並因此決定了我們和孩子的關係。如果我的目標是“廚房必須無可挑剔”,那我的行為就會和我把目標定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都要讓孩子學會建立自信心”時不同。

如果我的目標是“讓孩子學會自立和獨立思考”,那我的行為就會和我把目標定為“希望孩子聽話順從”時不同。

如果我的目標是“向我的丈夫證明我是壹個完美無缺、無可指摘的妻子”,那我的表現就和目標為“關註孩子所有的需求”時不同。

我們越是在意別人的想法——不管那是真實存在的還是自己想象的——就越不能集中精力去關註孩子的真實需求。

我們要看重孩子的需求,把孩子放在首位,尊重孩子,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聽之任之”或者“在他損壞或摔碎某樣東西時什麽都不說”。我們要做的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同時,也繼續深愛他並向他表達自己的愛。

事實上,如果妳總是把孩子當作最重要和最珍貴的對象來保護的話,妳傢中哪怕最易碎的東西也會非常安全。壹個感受到他人重視的孩子會更關註他人,也會更加在意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的結果。因為他不再擔心自己會“犯錯”,而會尊重他人的情感,也會產生壹種責任感。現在,問壹問妳自己:我的目標是什麽。

原作者 | [法]伊莎貝拉·費利奧沙

摘編 | 申嬋

校對 | 劉軍

來源:新京報